close

民國101年5月9日 天氣陰轉陣雨

  今天上午九點半,我們首先與張皓翔老師討論了星期一家訪的個案,並學習了家訪所應注意的細節和脈絡。簡而言之,一次好的家訪首先要有明確的‧‧‧‧‧‧

  「目的」:由於額外的家訪健保並不給付,且病人有可能不一定「熱情待客」,所以如果這個病人病情控制得當,服藥順從性也相當好,根本就沒有家庭訪視的必要!特別需要家訪的個案,往往是病情控制不當,服藥情形曖昧不明,或者懷疑家庭支持不足,才有需要前往。

  「評估標準」:基本上,一次觀察縝密的家庭訪視,和觀察一張X光片很像──要遵循一可行、可重複、而且容易記憶的脈絡,如是才能鉅細靡遺,發揮家訪最大的效率(畢竟,一次訪視需要人力時間,如果有所闕漏導致必須再訪,對造訪者跟被訪者都是一種負擔)。基本上,就「環境」而言,我們可以觀察「採光」是否充足、「衛生條件」是否符合正常人居住標準(如果垃圾堆的滿地都是、食物殘渣四散,就可以懷疑病人自理能力不佳),以及「居住安全」是否得宜(有沒有過高的門檻可能導致跌跤、浴室的防滑設施、桌角有保護否?)

  再者,還要有一正確的「心態」,既然我們是甘願做,那就要歡喜受。身為「服務者」,本來就很容易遇到「熱臉貼冷屁股」的窘境。遇到這種「Difficult Patient」,我們有幾件事情可以做:

  1. 不要一直去「問」:一直詢問可能造成病患的警戒心
  2. 找到他的興趣:他喜歡吃什麼?平常都喜歡做什麼?人生最得意的事情是什麼?透過找到和病人共同喜歡的事物以建立信賴感
  3. 始終謹記:我們是去「關心」他的。千萬不能以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,認為「我為你付出,你照實回答我是理所當然的」。這種傲慢心態除了加深病人的抗拒之外,沒有任何實質意義。把病患當成自己的親人、長輩,忘卻名利,放低身段,才能真正與病人交心。

  下午兩點,我們則到了金山高中進行「自殺防治」的衛生教育。由於時間只有短短五十分鐘,我們大家即使盡力控制時間,還是來不及和學生做進一步的互動和QA,這是比較可惜的部份。但我可以確信的是,我們這一組對於帶動學生們的氣氛、覓取認同感、化解年紀帶來的鴻溝,是很有斬獲的!且衛教結束之後問卷的回收率相當地高,也再次證實我們一個禮拜來的構思和準備是有成果的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dric 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